注意缺陷障碍组织 主页
  帮助 帮助  搜索论坛   日程   注册 注册  登录 登录

目前社区注册禁止以下后缀的邮箱:yahoo.com 126.com 163.com sina.com qq.com gmail.com

什么是记忆以及记忆的策略

 发表回复 发表回复
发表人
  主题 搜索 主题 搜索  主题功能 主题功能
左邻右舍 显示下拉菜单
积极会员
积极会员
头像

注册时间: 2006/6/15
状态: 离线
积分: 55
帖子功能 帖子功能   致谢 (0) 致谢(0)   引用 左邻右舍 引用  发表回复回复 点击链接返回原帖 主题: 什么是记忆以及记忆的策略
    发表:  2006/8/23 10:14am

一旦儿童注意到了信息,如果他们要从经历中获得经验、教训,并且运用这些信息解决问题的话,就必须存储所注意到的信息。因而记忆 (即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过程)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信息加工理论的核心内容。

接下来我们讲讲策略记忆。策略记忆是指有意识地保存和提取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包括电话号码、去剧院的中和线、语文课中课文等。 信息加工研究者已经研究出很多可以提高学业成绩的记忆策略或记忆术,我们将在后面探讨这些记忆策略的发展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与此 相比,事件记忆是指对事件的存储,这些事件包括你早餐吃了什么,去年小甜甜布兰妮演唱会的票房收入、小弟弟出生时妈妈的喜悦心情 等。事件记忆中包括了自传式记忆,即对发生在你自己身上的事件的记忆,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自然”记忆,它几乎不需要使用任何策略 。

一、记忆策略的发展

研究者已经研究了很多不同的记忆策略,他们发现记忆策略的数量和有效性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与一般认知策略的相同之处在于,尽 管儿童所使用策略的复杂程度随年龄而增长,但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都会使用很多不同的策略。

二、记忆策略

(一)复述

人们保存新信息时所使用的一个简单而有效的策略就是复述,即不断地重复直到我们认为已经记住了。当研究者向3岁的儿童呈现一组玩 具,并让他们记忆的时候,儿童会很仔细地观察这些玩具,而且还会对玩具进行标记(仅标记一次),但是他们不会使用稞策略。相对来 说,7-10岁的儿童则能更有效的使用复述策略,而且复述得越多,记忆成绩就越好。年长儿童的复述和年幼儿童的复述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让儿童记忆呈现给他们的一组单词,5-8岁的儿童通常会按原来顺每次复述一个单词,而12岁的儿童则会成组地复述词语,也 就是每次复述前面连续的一组单词。结果也表明,12岁儿童记住的单词要多于5-8岁儿童。

为什么年幼儿童能能更有效地复述呢?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执行更复杂的聚类策略的时候占用了工作记忆容量中的大部分资源,以至于不能 提取足够的信息形成有效的“词语组”。奥恩斯坦及其同事的研究支持了这一解释。在研究中,他们试图教会7岁儿童使用“聚类”复述 策略。因此,当不需要花费意志努力就能提取项目(指单词)时,年幼儿童就能将项目“聚类”,从而能执行更复杂的复述策略。与此相 比,不管先前的单词是否呈现在眼前,12岁的儿童都会使用“策略”。很明显,这种有效的复述技巧对于12岁的儿童来说已经是自动 化的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就能够完成,因此就给他们的工作记忆留下了充足的空间去复述提取的项目。

(二)组织

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复述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策略,但是它却是一种刻板的、缺乏想像力的记忆策略。如果人们仅仅依靠复述项目的名 称来记忆的话,就不能发现刺激物之间特定的、有意义的联系,而这种联系能帮助我们更容易地记住这些项目。请看下面的例子:

第一组:小船、火柴、钉子、外套、草、鼻子、铅笔、狗、杯子、花

第二组:刀、衬衫、汽车、叉子、小船、裤子、短袜、卡车、调羹、盘子

尽管这两组单词的记忆难度可能是相同的,但事实上,对于许多人平说第二组更容易记忆。因为第二组项目可以明显分成有语义区别的三 个类唱(餐具、衣物和交通工具),这可以成为存储和提取项目的线索。直到9、10岁的时候,儿童对在语义上能进行组织的项目的记 忆成绩才会好于难于分类的项目。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年幼儿童在回忆的时候很少对信息进行组织。

儿童是如何学会对材料进行组织的呢?回忆维果斯基关于“社会因素在新技能形成中的调节作用”的观点,我们就能推论,组织策略是从 儿童的经历中演变而来的。这些经历包括:(1)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把高度相关的物体和事件归为一类;(2)观察老师按高度组织 的方式来呈现材料。有意思的是,尽管那些强调策略使用的教育者确实使得学生更依赖于组织策略,学生在回忆性测试中也取得了较好的 成绩,但是美国的小学教育者只花了极少量的时间对儿童进行外显记忆策略的教育。

然而,在儿童记忆策略的形成中,家庭教育也是与学校教育同样重要的,儿童可以在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全作性或指导性的学习经历中形成 记忆策略。如卡尔及其同事在研究中发现,在那些较多依赖组织策略、测试成绩较好的8、9岁儿童中,他们的父母经常会:(1)与儿 童进行与组织策略相关的游戏;(2)在儿童完成和检查作业的时候,告诉他们如何做到有计划和有策略性。因此,一些诸如国际象棋、 纸牌游戏、集中注意力等娱乐性、策略性的活动,在娱乐的同时,促进了合作,而且还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三)精细加工

另一个能有效记忆效果的策略是对所要记忆的信息增加细节或详细阐述,精细加工在联合两个或以上的刺激物的时候尤其有用,如外文单 词和它所对应的英语单词。举例来说,要记忆西班牙语单词“鸭子”pato(发音方式是“pot—o”),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一个与 鸭子联系起来的罐子的形象来对pato进行精细化。

然而,精细加工策略是“较晚出现的一种策略”,直到青春期才出现。可能是因为青少年比年幼儿童的知识库更完善,他们能更好地想像 出两个或更多刺激物之间的联系。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目前已经有充分的研究证明,个体的库会影响个体在认知任务中的成绩。

(四)提取过程

如果不能将存储的信息提取出来,将信息存入长时记忆中就是徒劳无益的。年幼儿童提取信息的能力很差,这也是他们在自由回忆和线索 性回忆中出现差异的原因所在。在自由回忆中,儿童只得到一般性的信息提示,如“告诉我今天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根据所提供的 一般性提示,年幼儿童很难提取更多的信息。但是,如果为了促进儿童提取更多的信息,我们就要询问线索性回忆的问题,因为这样儿童 通常能记起更多的东西。一天下午,一个5岁男孩和祖父母一起去看名为“绿魔先生”的戏剧,回来后妈妈问他:“下午过得开怎么样? ”小男孩回答道:“很好。”妈妈继续给他一个一般性的提示:“下午过得很开心,是吗?”小男孩说:“是的。”然而,当祖母给了他 线索以后“说说奥德丽二世那个植物”,他就会提供非常多的细节,告诉妈妈奥德丽二世是如何吃掉主人公、如何谈话、如何唱歌,以及 如何让三个人抬着它到处走动等细节。儿童知道大量信息,但是,只有向他们提供具体线索的时候,他们才能将信息提取出来。

年幼儿童在指导下使用复述、组织和精细加工策略,他们的记忆成绩也会显著提高。然而,如果要求儿童在新材料上使用刚刚习得的策略 ,他们则经常又会退到无策略方式。儿童为什么不能有效地使用他们刚刚成功使用过的策略呢?有人认为,是因为年幼儿童不知道记忆的 目的,不知道应该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习得的策略。他们掌握的知识也比年长儿童要少,有限的知识可能阻碍了他们对所要记忆的材料进行 分类或精细化加工。下面我们来看看研究者在验证这些假设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

返回顶部
 发表回复 发表回复

论坛跳转 论坛权限 显示下拉菜单

Forum Software by ADD Forums® version 10.16
Copyright ©2001-2013 Shanghai Polestar Software Co Ltd.

本页处理时间为 0.258 秒

Email:adhd@adhd.org.cn

沪ICP备06047625号
上海北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赞助网络空间和提供咨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