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作者的序
1988年,我写了《如何学习》这本书,因为我觉得,学校在教导儿童学习的方法上,令人相当失望,而且一直没有人来处理这个问题 (当时,甚至到现在我都相信,大部分的儿童都很渴望学习,但是。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帮助,就很容易遇到挫折,挫折感一旦产生,便 会成为难以克服的习惯性学习障碍)。 这本书在1989年出版时,大部分的书店,都只是在无数厚如电话簿的参考书夹缝中,随便塞上一两本。卡利尔出版社(Career Press)并不是一家大公司,实在很难要求那些“连锁书店”——沃尔登书局(Waldenbooks)、巴恩斯与诺布尔书局( Burnes&Bobles)、道尔顿书局(B.Dalton)等——大量陈列这本书,也没有足够的经费为它做广告。 然而,还是有数以万计确实有需要的人,在那不起眼的夹缝中,找到了它们,并买回家阅读。到了公元1990年,那些连锁书店——他 们很聪明,至少不会连续两次与成功者失之交臂——给了它一个比较显眼的位置(也就是说,你不必手忙脚乱地去移动其他书籍,就能找 到这本《如何学习》。此时,卡利尔出版社让我巡回全国,在各广播电台和电视上露脸,其中也包括了美国有线电视网(CNN)。而这 时有上百家的报章杂志,也注意到我们的作为,并开始撰写有关《如何学习》一书的报导(美国学生考试成绩,连续一百四十年下滑的事 实,或许正是缺乏学习的技巧。而我是谁?竟敢挑起这个话题)。 1991年,一些书商开始和我联络,希望我继续写些有关学习方面的书。更有上百位的家长和学生写信或打电话给我,说他们在某些方 面需要更进一步的协助。隆恩·弗莱(Ron Fry)的“如何学习系列”(How To Study Program)于是诞生,包括发行《如何学习》的第二版,以及另外二本新书——《有效阅读》(Improve Your Reading)和《掌握时间》(Manage Your Time)——进一步深入探讨重要的学习技巧。我想,那一年我在电台出现的时间,比和我太太,以及两岁女儿相处的时间还要多。 在1992年时,我又写了两本书——《考场高手》(“Ace”Any Test)和《增进记忆》(Improve Your Memory),它们都是因应读者来信要求而写的。对我来说,《增进记忆》是《有效阅读》一书的自然延伸。《有效阅读》主要是在 探讨读书的方法,并且略为讨论了增进理解能力的技巧。而《增进记忆》的内容,则是深人探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必须记忆人名、脸 形、日期、数学公式,以及其他种种事物的问题。 至于《考场高手》,实在是我极不愿去写的。因为我以前(现在也是)一直认为,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每个人的一生,就是不断的接受考 验,直到死亡。人们往往不太清楚考试的内容是什么——或考试的结果代表了什么意义。因为有太多人把学习如何读书,和学习如何应付 考试之间,划上了等号,而我也怕我会自打嘴巴,违背自己说过的话:学习应付考试只是学习如何读书的一个极小部分。不过,既然制式 的考试已不可免,我至少也该略尽绵薄,帮助率宰学子们,在那些最基本的考试上,尽其所能地发挥。 意外的是,《增进记忆》和《考场高手》两本书一出版 ,很快就成为这一系列中,销售量排名第二和第三的畅销书,仅次于《如何学习》。很明显的,读者都很了解自己要的是什么。 顺便一提,在1992年和1993年中。我做“空中飞人”的纪录又大幅增加,因为我飞遍了全国各地,和大家谈谈有关“如何学习系 列”。在所造访的五十个城市中,有些甚至还去了两次。而我上过的电视和广播节目,比你每天在报纸影视版上看到的还要多。”。 如此密集的奔走。造成了两种结果:第一,“如何学习系列”的销售量直线上升,这部分要归功于我有机会在那么多节目及那么多报长面 对面谈过,他们之中有很多人都觉得,未来仍将很需要这本书,因为自从我六年前写了《如何学习》以来,各种问题似乎仍然没什么改善 。 今天,学生各种考试的成绩都比当时还要低落,而且愈来愈多学校的学生辍学。然而,即使从高中毕业了,不管是想要进大学,还是打算 找个工作,他们也都会感到力不从心。愈来愈多的家长,对于他们的子女缺乏学习能力,而学校竟然似乎完全束手无策的情况,已经感到 彻底的失望。 由于“如何学习系列”的反应极为强烈,现在该是重新修订、再版的时候了。这些书将于公元1994年出版,在此也顺便对所有学生提 出诚恳的呼吁:“回到学校来吧!”在新的版本中,每一本书我都添加了新的内容,原有的主题也加以扩充。我修改了若干例证,有些简 化,有的甚至整段删除。我已改写了原来那些较艰涩的句子、段落,甚至将整个章节重写。希望新的内容能满足我现在心目中认为会读这 些书的人——“传统”的学生;他们的父母;非传统(即比较年长,或甚至已经很老)的学生;大部分本身也是家长的学生一他们的需要 。 希望读完本书之后,你也同意我做到了。而我也相信在你读完本书之后,将如愿以偿。 隆恩·弗莱 公元1994年5月
|